转移话题的方法有点生硬,查理心里琢磨着,难不成自己魅力大的惊人,连村花也在长时间熏陶下,对自己产生了一些窥伺想法?
当然,这个不着调的瞎几把乱想,查理可没有说出来。
他更希望有人能够理解,明白自己的商业想法。
“你说的没错,相比于亚马逊,电影的成功显然更重要。它是我们发展的最首要因素!在任何时候,哪怕未来我们掌握着无数的平台渠道时,依然要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。
可事实上,光有好的电影可不行。很多时候,你很难制造出远远超于同类的产品。”
安娜贝尔微微点头,难得见查理认真讲话,而没有追着先前自己口误调笑,心情顿时好的不得了,跟着说道:“你要是这么讲,我就明白了。
商业或许就是挖掘出产品中更多有利的地方,从而以更高的价值将它售卖出去。
所以,你觉得亚马逊能帮我们更好的售卖产品?”
“是的,这一直是我用尽方法,在学习80年代时,好莱坞六大对产业进行的调整。”
安娜贝尔露出一些茫然地模样。
看了眼手表后,查理起身笑道:“走吧,我正要召开一个高管会议,你很快将得到一切答案。”
在与亚马逊合作之后,查理变得更有信心了。他必须提前为接下来狮子柯里昂的疯狂壮大行径,做好准备!
免得到时候,公司因为壮大太快,而被六大不断地攻击。
这次会议不是公司内部会议。
格特、梅尔切、弗兰克、凯文、埃托、皮尔扎、帕特里克等,公司的高管们都到齐了。
除此外,枕健信托的乔·贝尔、以及IMAX公司代表、还有明年才会正式加入公司的迈克尔·奥维茨。
会议上,查理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。
古典黄金时代的好莱坞产业体系,非常清晰简单,制片厂、演员,电影院。这些全都属于一家公司,拥有这三者完善产业元素的,就叫做主流制片厂。
后来随着反垄断,拆除了派拉蒙这些公司院线。
加上媒体管制,战后婴儿潮,电视娱乐的出现等等因素。
古老的产业结构被瓦解了。
60年代,环球、派拉蒙、华纳兄弟、UA和MGM,都在不断地被收购,更换老板。
大部分买家都没有娱乐行业的经验,并且对媒体娱乐缺乏兴趣,比如柯克·克尔科里安,就是如此。
差不多这个时候,好莱坞电影已死。
66年,海湾西部公司收购派拉蒙,67年UA被泛美航空收购,同年华纳兄弟被sevenatrs收购,随后69年又被kinney公司收购。
这些公司收购电影行当,更像是买来一个小玩具。
航空公司,工业公司,瞧瞧都是什么。
只有62年,MCA公司收购环球电影,是真正的为这个行当,在发展在寻找出路。
当时MCA解散了经纪团队,集中精力制造电影电视,发行整合。这种协同方式,实际上帮助开发了,影视传媒领域中未来的结构体系。
下一个时代,从75年史蒂文·斯皮尔伯格《大白鲨》开始!
这部电影,不但是斯皮尔伯格的代表作,更是为现代大片提供了蓝本!
被认为是行业分水岭!
当时,由于全国性“饱和”公映来驱动的搞投资,高速的高理念等,大白鲨破纪录的全国400多个影院预定。票房席卷2亿美元,发行方得到了1亿分成。
随后,《洛奇》《星球大战》等等一系列电影迸发。
与此同时,这个行业赚钱了,资本也就来了。
这一回,彻底奠定了未来好莱坞的行业体系结构。
80年代,真正与电影能够完美配合的各个巨头,不断进行了实践。
所谓的,协调,紧密多样化发展。
电影公司努力朝多功能方向发展,宠妃利用新媒体传输体系,以及现金流优势发展影视月亮产业。协调主要来自,家庭录影带有限电视方面。
里根时代放松管制和自由市场经济政策,还有增加的各类大片效应,带来明显的价值驱动力。
89年的时候,海湾西部公司为此改名成派拉蒙传媒。
其他几家电影公司,同样改变扩张。
比如82年可口可乐公司收购哥伦比亚,以及84年默多克收购20世纪福克斯。
前者失败了,而后者被认为是行业最重要的并购。
随后,各个传媒影视巨头不断地并购兴起,团结联合能量,依靠大片在全球攻城拔寨。
“这其中,迪士尼最为有趣。”查理笑着看向大家。
会议开始后,在查理引导下,大家基本上都讲述了自己对所谓的多元化,产业链完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。
不外乎,就是报纸,电视,电影,来来回回四个字,影视传媒。
“迪士尼很早前就着手建立主题公园。这是个非常厉害的创举,主题公园的存在……”
直接将迪士尼的影响力资产,从文娱虚拟概念,朝着实体制造业而去了!
事实上,这家公司的先进理念,IP概念,线下自我开发的方式,奠定了迪士尼独立发展成影视传媒巨头根基。
再加上,动漫元素,天生带着家庭的属性。让迪士尼的米老鼠等等,不管是从线上的电影院,电视出现后紧紧抓住了家庭,以及线下主题公园,线下各个米老鼠授权的文具产品元素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